从小到大,无论是影视文化作品,还是家长老师的教诲。我听得足够多的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每当人们遇到挫折或者麻烦时,也总是会抱怨自己或者他人曾经的一些所作所为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似乎,这种因果论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自己现在的得意也好,落寞也罢,都能在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是,最近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我开始质疑因果论,有了些其他的看法。
这本书,单看名字,往往会被误以为网上那些畅销书一样,贩卖鸡汤。但是打开之后,我却被里面的观点深深吸引。在此书中,阿德勒的心理学尝试完全推翻传统的弗洛伊德的因果论。他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因果论。过去的经历已经过去了,没有任何意义,对未来,对现在无法造成丝毫影响。人们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却会把这些经历人为的赋予意义。认为正是这么一段经历,让自己性格,等各方面变得谨慎,从而造成如此困境。比如,自己面对心爱的姑娘不敢表白,结果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被好兄弟追走。于是,有人便说,我从小家里父母管教严格,导致我很内向,没有勇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果论。如果按照阿德勒的心理学来分析,家教严格只是过去发生的既定事实。他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而不敢表白则是自己的懦弱与不够勇敢。如果仍然不能做出突破,战胜自己,那么将永远固步自封。
这一理论,乍看好像是诡辩,但其实仔细想想,别有一番趣味。因果论强调的是过去的既定事实,在逻辑上更占上风。但是阿德勒的心理学则是强调对现状的改变。不要给自己设限,突破心理屏障。两者不存在对错,只看读者更偏向哪一方的观点而已。听惯了因果论,再听听别的观点,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同时,书中运用大量篇幅讲到人际关系。他把人际关系视为一切烦恼的根源。同时引申出要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论点。不过度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论,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对自己的修行上。和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因为大家的社会属性,不得不和人有交集来往,这就导致了嫉妒,眼红,生气,等等一切的情绪,也就造成了各种烦恼,各种不幸。如果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摒除外物,便能减少很多烦恼。不怕别人的非议,不怕被人讨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能快乐很多吧。
(明日控股 李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