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快讯ok1133_诸侯快讯手机版

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化园地 > 正文
【开卷有益】《在轮下》读后感
2025-06-06 点击:75

《在轮下》这本书讲述了自幼天赋过人的小镇少年汉斯在应试教育这一制度的压迫下,不堪精神和身体上的重负,不得不退学而成为一名钳工,最终因为一次意外而死亡的故事。

书名取自书中校长的一句话:“千万别松懈,要不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百年来,学校的应试教育就好像是滚滚向前的车轮,若离经叛道,就会脱轨,掉在车轮下,书中的主人公汉斯就是由于脱离正轨,才在轮下被碾压致死。

在汉斯所处的小镇上,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考进神学院,成为一名牧师。汉斯作为小镇上唯一一位有可能成为牧师的人,被赋予厚望。在神学院入学考试的备考过程中,汉斯这个少年已经丧失了本属于自己这一年轻生命应有的活力,他的身体因用功过度而变得疲惫瘦削,身边所亲近的人都将他通过这次考试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除了鞋匠,没有人跟他说失败也无妨,所以他无法去想象失败的后果,只能让自己终日生活在害怕失败的恐惧中。

汉斯在重重压力之下通过了神学院的考试,但是神学院的课业更加繁重,他身上所背的负担却一点没少,有模范生的光环,有父亲以及小镇牧师、校长的期望,还有自己内心那自以为是的高于众人的优越感需要维持。以上这些将这个年轻人深深捆住了,并逐渐让他透不过气来。

书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教育的:“由自然创造的人类,生来就是些反复无常、琢磨不透、充满敌意的东西。他们是不知从哪座山上倾泻下来的一股洪流,是没有道路、杂乱无序的一片原始森林。正如我们必须对原始森林加以砍伐、修剪和强行限制一样,学校也得打破自然人初始的秩序、征服他们、对他们加以强有力的限制;学校的任务就是遵照上级批复的根本原则,把他们教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唤醒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然后再在营房中对其谨慎培训、严格管教,从而将这些特质培养到极致。”

汉斯在神学院遇见的朋友海尔纳就如同未被驯化的自然本身,自由张扬,不循规蹈矩,他懂得欣赏古老的圆柱和城墙之美,掌握着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灵魂的神秘绝技,活在自己用幻想打造出来的、看似生机勃勃的世界里。所以在这样的制度下,他自然会感到痛苦,所以当他遇到欣赏自己,且把与自己之间的友谊视若珍宝的汉斯,如何不迸发出超越友情的火花。二者逆潮流而行,建立起属于他们的摇摇欲坠的乌托邦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名次和利益,只有纯洁的、未被玷污的灵魂。

汉斯从海尔纳身上窥见了文学应有的创造力,认识到那些栩栩如生的文字不应该被枯燥的语法所践踏。因为海尔纳,他开始突破世俗的束缚,为了捍卫二者之间的友谊而反抗校长,哪怕代价是被孤立,成为一座孤岛。

我想,如果汉斯没有遇见海尔纳,他或许会慢慢在枯燥、压力重重的学习生活中慢慢不堪重负,难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平庸如众人。纵然海尔纳的出现没能改变汉斯的命运,但是他用自己那敏感忧郁的、天马行空的诗人气质唤醒了汉斯原来本就充满灵性的灵魂,让汉斯也离经叛道了一回,为汉斯短暂的一生增添了一抹青春的亮色。二者之间的友谊,酸涩而倔强,在他人眼中,他们不被理解,可他们却沉醉其中,在压抑的神学院中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在汉斯退学回到家乡以后,曾经对他加以赞许,抱有期望的牧师、老师们对他的态度发生转变,没有人关怀这个可怜的孩子的精神状态。书中是这样说的:“但汉斯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什么都能往里灌的容器,也不再是可以播下各种种子的良田,所以不值得在他身上耗费时间和精力。”这让人感叹教育的功利性,它不关注人们的内心是否健康,只有当这个学生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时,他们才会对他关怀备至,可是这种关心却是一种变相的施加压力的方式,因为你知道这些嘘寒问暖是有条件的,你必须不断去满足他们的期望,才会得到这些,于是,你开始不断内耗,紧紧追随着这车轮的轨迹,不敢掉队。

汉斯最终死了,死因是溺死,可他分明是被这可怖的教育制度戕害致死的。在他死之前,他还在与朋友们享受聚会的欢乐,却因为违反了与父亲所做的约定——晚饭前回家。而感到无比的恐惧,以至于恍然失神,失足跌入水中溺死。我想,他这种对父亲的恐惧正是延续了在备考过程中他害怕辜负父亲期待的那种恐惧,他害怕一切不符合既定规则与人们期望的东西,于是,我们痛心地看到——一朵花在盛放之时被折断了。

这本书虽然是讲述的百年前的教育制度,但对今天的我们也有启发。若教育只是一味地讲求名次,不讲求人文关怀,那只会造成人的心灵的死亡。我们不仅需要人文关怀,也需要容许离经叛道的,偏离轨道的,如海尔纳般天才式的人物的存在,教育应该给予人们自由生长的土壤,应培养人们关注自然中新鲜事物的敏锐力,夏季的狂风骤雨,秋天的清凉晨露,春天的和暖阳光,冬日的漫天大雪都是值得我们用心欣赏的。教育应该告诉人们失败并不可怕,给予人们从头再来的勇气。

我们纵然无法改变滚滚向前的车轮的轨迹,但我们可以改变那些在轮下的人的命运,让他们也能盛放在自己的青春年华,肆意生活,不会早早折断。我想,能减少类似于汉斯这样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到教育的意义了。

(惠多利 吴昕怡)